面對新冠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挑戰,歐洲各國將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復蘇計劃的重要考量,在清潔交通、可再生能源、老舊建筑翻新改造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行動。
建筑翻新,創造大量就業崗位
家住巴黎15區的貝特朗·皮卡爾最近正忙著為翻修老房子遞交補貼申請材料。通過審核后,他可獲得最高1萬歐元的補助,用以更換舊的取暖設備或房屋隔熱材料。這項名為“我的翻新工程補助金”措施今年1月起在法國推出,迄今已收到5萬份申請。從2021年起,該補助將取消收入條件限制,惠及全法居民。多年來,法國致力于從建筑業這一能源消耗“大戶”入手,推動綠色經濟發展。
法國生態轉型和團結部數據顯示,建筑業能源消耗量約占法國能源消耗總量的44%,產生的二氧化碳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25%。據統計,法國各地有超過700萬套能源等級為F或G的高能耗住房,亟須從建筑材料、內部構造等方面升級,以實現法國政府此前宣布的到2050年所有建筑符合“低能耗建筑”的目標。
建筑翻新也是歐盟推動疫情后經濟綠色復蘇的重要領域。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勒梅爾日前宣布,法國政府計劃撥款300億歐元用于推動法國生態轉型和經濟去碳化。建筑節能改造、可持續交通和可再生能源是三大主打領域,節能翻新補助是該綠色復蘇計劃的首發措施。法國政府還將撥款40億至50億歐元翻新學校、養老機構等公共建筑。
隨著建筑標準和政策的不斷更新,建筑翻新將產生一大批新的工作崗位。以“我的翻新工程補助金”為例,該政策將逐步取代此前的能源更新工程抵扣稅額措施(CITE),申請者可以直接在翻新工程結束時獲得補貼,而無需等待下一年稅額抵扣。法國政府為此項目和CITE項目投入預算共計8億歐元,預計每年將有20萬個申請項目,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。
投資氫能,商業機遇數不勝數
德國石荷州的西海岸地區瀕臨北海,風能充足,地質儲藏條件優越,被認為是開展氫能實驗的理想地點。日前,德國首個氫技術設施“西海岸100”實驗項目在這里正式啟用。通過這一項目,德國希望打造“綠色氫能”完整產業鏈:海上風電廠將為前期建設的30兆瓦電解水制氫設備提供電能,水解時產生的廢熱可直接應用到工業領域,副產物氧氣將用于當地水泥廠生產,以降低碳排放量。除并入燃氣管道外,氫氣還將和水泥廠產生的二氧化碳一起用作生產甲醇,以及轉化到航空運輸燃料等應用領域。
為實現2050年溫室氣體“凈零排放”目標,零排放、零污染、具有可持續性的“綠氫”被歐盟寄予厚望。7月,《歐盟氫能戰略》正式通過,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蒂默曼斯表示,將把“氫經濟”作為新的增長引擎,以克服疫情造成的經濟困難。
氫能在能量密度、燃燒能力以及與現有基礎設施的兼容性等方面具有優勢。氫的能量密度比鋰電池高,因此有望成為長途運輸、航空、航海領域的替代能源。氫氣也可以利用現有的天然氣管道進行運輸,代替天然氣用于供暖。預計到本世紀中葉,歐洲氫能市場可創造約540萬個工作崗位,年營業額可達約8000億歐元。德國經濟研究所指出,如果德國繼續保持全球電解設備市場20%的份額,就能創造47萬個工作崗位,相當于目前該國汽車業的一半。德國經濟學家薇羅尼卡·格林姆指出,從生產和加工綠氫的機械設備,到通過管道、輪船或陸路進行的國內和國際運輸,再到其在燃料電池等各領域的最終運用,與“氫經濟”相關的商業機遇數不勝數。
面對“氫經濟”帶來的機遇,歐盟各國紛紛加大投入。在交通領域,歐洲目前擁有超過200個加氫站,科隆、羅馬、奧斯陸、鹿特丹等城市已投入使用氫燃料電池巴士。未來還將修建更多加氫站,提高氫能源汽車的比例。在供暖領域,德國將重點建設氫氣網絡。5月,德國部分管道運營商公布計劃,將以改造后的天然氣管道為基礎,到2030年建成全長1200公里的氫氣網以增強儲運能力,項目預計耗資6.6億歐元。
貫通鐵路,打造綠色交通網絡
在歐洲坐火車旅行,旅客可以在大多數歐洲國家之間穿梭而不受邊界限制。今后,這一體驗有望進一步提升:預計2026年投入運營后,波羅的海鐵路將打通波羅的海三國與西歐國家之間的鐵路通道;德國德累斯頓和捷克布拉格之間的鐵路跨界段建成后,柏林到布拉格的車程將從4.5小時縮短至2.5小時;可互操作的歐洲鐵路交通管理系統范圍進一步擴大,將在整個歐洲大陸實現火車的無縫運行……
為推動綠色復蘇,歐盟日前宣布將通過“連接歐洲設施”基金向140個關鍵運輸項目注入近22億歐元,上述工程所涉及的項目均在受資助之列。完善鐵路是此次歐盟注資的重點,包括跨境連接以及與港口和機場的連接。運量大、電氣化程度高的鐵路是重要的綠色交通方式之一,發展鐵路有助于交通運輸業實現脫碳目標。
據統計,歐盟超過1/4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交通運輸業。為實現到2050年該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減少90%的目標,歐盟大力支持交通運輸領域的綠色轉型。目前,歐盟內部跨境貨物運輸75%靠公路完成,“歐洲綠色協議”建議大幅提高鐵路運輸和內陸航運比重。歐盟擬將2021年定為歐洲“鐵路年”,鼓勵民眾在出行選擇上更多從飛機、私家車轉向火車,以提升鐵路交通比重。
2014年以來,歐盟投入超過350億歐元用于鐵路建設,各成員國也推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火車出行。比利時自今年10月開始向所有12歲以上公民提供12張免費火車票,有效期6個月。德國今年初將鐵路長途客運納入享受增值稅優惠的行業名錄,使票價下降10%,7月1日起票價再次下調1.9%。為推廣多式聯運,德國、波蘭等國還要求每列火車上至少設置8個自行車存放位。德國一項研究預測,采取多式聯運可以減少27.4%的交通運輸排放。
第四屆中國建筑供應鏈創新應用高峰論壇在陜… 2022-09-14
全面積17.19%!龍焱碲化鎘組件轉換效… 2022-09-07
國內首座近零能耗建筑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亮相… 2021-12-10
利好BIPV!16省“十四五”規劃明確推… 2021-02-19
PPT下載 || 新征程——BIPV/光… 2021-02-10
樓頂更好看,現在都裝光伏陽光房! 2021-02-08
平價光伏助推“光伏建筑一體化”落地 2021-02-03
中信博與中遠金風簽訂BIPV戰略合作協議 2021-01-29
硅寶科技100%助力全球首個“獨角獸” 2021-01-29
新年開門紅 │ 新年伊始,賽格龍焱捷報頻… 2021-01-29
無錫首個裝配式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啟動 2021-01-15
國內最高標準光伏綠色建筑開建 2021-01-12